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近期,市场上信用卡不良资产转让活动有所增加。据统计,11月以来,银腾中心已发布个人信用卡不良透支转贷公告23起。记者发现,当前市场明显呈现出新的趋势。一些银行开始考虑转让平均不良期仅为六个月左右的超短期资产包。此外,可疑资产未被起诉的比例也较高。业内专家认为,不良资产大规模转让已成为银行处置零售不良资产的重要模式。未来,试点范围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将更多具有风险承受能力的散户投资者纳入试点范围。一个同时,重点注重技术改进,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更准确地预测不良资产的回收率和处置周期,实现有效的风险防范和管理。主动转让:据记者统计,截至11月20日,金腾中心自11月份以来已发布信用卡透支个人坏账转让通知23份。其中,平安银行更为积极主动,宣布了9起信用卡不良资产的转让。从单包不良资产转让规模来看,本息总余额在数千万元至数十亿元之间。其中,根据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发布的2025年第六期个人坏账转让(信用卡透支)项目公告,该资产包本息余额为51.42亿元。其中利息余额包括利息、信用卡年费、刷卡费、提现费及其他费用。该资产包包括来自147,800名借款人的148,400笔资产,全部为非诉讼资产。从逾期信用卡透支资产包到期期限来看,大部分逾期超过1500天,部分逾期超过6年的资产包超过2400天。不过,记者也报道称,一些大型国有银行也开始尝试缩短不良卡资产的处理周期。例如,中国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近日发布了关于信用卡透支相关不良资产转让的公告,显示相关不良资产包的加权平均欠款天数为638.22天。中国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近日发布公告称,2019年末,2019年末,加权平均数今年第四批信用卡透支不良资产逾期天数仅为189.52天,远低于行业整体逾期天数。根据《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标准》五级风险分类标准,逾期90天以上的应收账款被分类为不良资产。记者了解到,企业个人坏账清偿偏向短期项目。这些资产违约期短,债务人损失率较低,回收难度和成本相对可控。因此,通过转行或许可以获得更高的折扣率。 Ginto中心发布的一份新报告显示,拖欠账户的账龄与贴现率直接相关。 2025年一季度末,一年以下资产的平均折现率为12.6%,而一年以下资产的平均折现率为12.6%。超过五年的资产仅占1.8%。在信用卡透支类可疑资产转移中,可疑资产占比不断增加,可疑贷款处置步伐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比如,我手上的5份转让公告中,根据平安银行11月4日的数据,不良资产共计32703项,其中引发诉讼的仅有7项。记者查看了多家银行的资产包,其中诉讼较多,发现诉讼比例不超过20%。 “信用类个人贷款在互联网法院立案难度较大,加之消费信贷诉讼数量大、诉讼周期长,需要提高司法机构诉讼处理效率。非生产性资产一旦进入诉讼程序,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和时间。”一位日本银行北京分行人士告诉记者。强化不良资产价值管理能力 “近年来,批量转让已成为零售业不良资产处置的主流。”上海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曾刚表示: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金融团队办理个人抵押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信用卡贷款、个人经营贷款等各类零售贷款违约率不断上升,我们认为零售风险更加明显。其中,个人消费贷款违约率呈现小幅走势。自2024年以来不断上升,卡贷款的拖欠率近年来也持续上升。然而,如果我们看斜率,上升趋势正在放缓。业内专家表示,目前大额转让业务主要集中在信贷资产,但仍然存在。对抵押资产的出售有很多限制。鼓励业务经验丰富、互联互通、贷后管理有效的机构牵头考虑将抵押资产纳入批量转让试点范围。同时可以吸引风险承受能力高的散户投资者,增加市场活力。银行要强化不良资产价值管理能力,与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共同制定债务重组、资产出售、战略投资实施等综合方案。还应注重技术提升,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更准确地预测不良资产的回收率和处置周期,有效防控风险。(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编辑:蔡青)
中国经济网指出:有关信息股票市场由合作媒体和机构提供。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采取相应行动,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