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全球资产管理巨头富达国际在11月25日举行的富达中国2025投资论坛上公布了对中国市场的展望。该机构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故事正在从普遍复苏转向技术驱动的范式革命。在这一历史性转变中,全球投资者低估了中国在尖端技术领域的创新动力和商业潜力。展望2026年,富达国际认为中国科技股有望继续上涨,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和创新消费有望成为四大投资领域。中国企业的竞争力被低估。富达国际认为,当前的全球市场严重低估了中国在几个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富达国际多资产全球主管Matthew Quaife表示,由于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进步,离岸和在岸科技股将在2025年表现出色。得益于中国独立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庞大的国内市场、积极的政治支持以及科技消费群体的持续扩大,人工智能技术将加速广泛应用,必将支撑科技股在2026年及以后的持续表现。富达国际基金经理戴尔·尼科尔斯认为,中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建立在三大支柱之上:强大的供应链基础设施、快速的市场渗透以及国家政策的积极支持。这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详细理解。首先从规格上来说从市场份额和供应链来看,中国企业在全球的实际市场份额往往大于其在供应链中的表面地位。以电池行业为例,中国企业已经确立了全球主导地位。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中国不仅在技术扩散和应用场景广度方面领先,而且培育了一大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其次,在生物医药和高科技领域,中国企业的全球份额正在快速增加,特别是在基因治疗和细胞抢夺等潜力较大的领域。从全球临床试验数量来看,中国的参与规模较大,而且还在不断增加。这得益于强劲的内需、不断优化的监管环境以及全球资本对中国创新药企日益认可和投资的推动。钍第三,在商业模式全球输出方面,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下,中国企业成功向新兴市场模仿电子商务、商业服务等成熟商业模式,逐步减少对传统欧美市场的依赖。这一趋势为中国服务和科技公司创造了新的增长空间。看好中国四大行业投资机会。富达基金管理人张晓萌在2026年的投资计划中提出了四个明确的主要路径,相信这些行业将充分受益于中国的创新浪潮和产业进步。首先是人工智能。张晓木强调,人工智能产业的价值链很长,从上游的芯片、服务器到中间的大模型、下游的行业应用,每个环节都蕴藏着丰富的机会。第二个区域是ci维尔航空航天。中国正在将其制造能力提升到更高水平。该领域不仅是技术巅峰,而且具有卫星互联网等广阔的商业前景,是国家战略与市场活力的有效结合。三是低空经济。中国在电池和无人机技术方面的全球领先地位正在转化为电动垂直起降飞机等产品商业化的机遇,物流配送和城市航空运输市场潜力巨大。四是创新消费。随着中国消费需求从“量”转向“质”,智能家居、新国货时尚品牌等新消费模式纷纷涌现,推动消费市场结构性变化。 AI产业不断向最近备受争议的人工智能领域拓展。富达国际的许多投资专业人士仍持积极态度。马修·奎伊夫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日益明朗。市场希望整个人工智能产业链保持较高的声誉,因为这项技术有望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利润率和业务。不过,AI产业链覆盖面广,因此2026年仍然会有多种投资途径。“我们将继续建立AI价值链的核心环节,包括超大型云服务提供商和芯片制造商。我们还将重点惠及较低价值的公司,加速捕捉潜在机会。”Matthew Quaife表示。富达国际股票投资主管 Niamh Brody Matula 预测,人工智能投资热潮将在 2026 年继续主导市场,人工智能盈利增长趋势将在 2026 年持续。不过,投资者应该意识到,人工智能投资热潮将在 2026 年继续主导市场。商业化道路尚未经过考验,风险不断增加。关键是要找到能够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利润和持续现金流的公司,以支持其当前估值。
(编辑:康博)
中国经济网指出:股市信息由合作媒体和机构提供。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采取相应行动,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