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在监管推动和市场需求的双重影响下,A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正在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改进”。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最新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ESG评级报告(2025)》显示,A股上市公司ESG评级表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这种系统性上涨不仅印证了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也意味着A股优质资产在理念ESG的推动下,正在进入全球视野的重新评估时期。展望未来,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提高评级可靠性、推动标准对接将是重要方向共建ESG生态系统。国际声誉飙升。 A股上市公司ESG评级整体表现呈上升趋势。上海华人协会的数据证实了这一点:2021年至2025年,华证评级的A股上市公司ESG总分上升了4.93%,商道融绿的评级上升了6.79%。 2021年至2024年,中诚信绿金股票和MSCI评级A股平均得分分别增长16.51%和1.38%。 2022年至2025年,中证指数评级的A股平均得分上涨1.14%。上市公司高质量的ESG信息披露,赢得了国际市场的“信任”。目前,MSCI中国A股指数中有36.8%的公司上调了ESG评级。世界级评级(AAA、AA)企业比例从去年底的7.2%跃升至14%,创近年来最大增幅。具有实力的企业数量NG评级已从“十三五”末的2级提升至54级。“国际评级的快速提升,得益于监管推动可持续信息披露的显着效果,这也是企业ESG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必然结果。”星涛咨询合伙人刘涛表示。他认为,ESG评级的提升将促使全球投资者从资产质量、参与环境治理等方面重新考虑A股的价值,也将使A股在全球可持续投资领域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市场资金反应积极。截至10月底,中证、国证可持续指数产品总价值约1250亿元,较2020年底增长一倍多,ESG基金在新产品和现有产品中的占比持续提升。 “从最近的调查来看,国外“机构投资者不断加大对可持续领域的投资,特别是在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地区。”证监会上市部副主任张岩表示。新道绿金总裁郭培源表示,ESG评估对于企业的价值远远超出了一张“成绩单”。“它是企业向具有ESG意识的机构投资者传达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管理其IR的重要沟通工具。”这种认可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ESG评级‘竞赛’中。”提供重估机会 A股上市公司ESG表现不断改善,优质资产有望重估。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ESG评级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基准。从定价机制的角度来看,ESG评级的变化不仅传递出ESG评级的动态信号“Canism体现了ESG评级作为资本市场‘非金融信号’的定价功能。”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陆正伟表示,评级升级意味着更大的信息透明度、更好的治理和更大的社会责任,这将降低投资者的风险溢价并提振股价。评级下调会发出负面信号,导致投资者提高风险覆盖要求并导致估值下跌。从投资者结构来看,长期资金的优先配置进一步放大了以社保基金、保险基金、公募基金为代表的ESG评级评价效果。长期机构投资者加速对 ESG 因素融入其核心流程进行评级,以做出投资决策。例如,创业板指数、上证380指数、上证180指数、沪深A500等实力指数在过去一年中对其创建计划进行了一系列修改,并引入了负面ESG排除机制,例如排除ESG评级C级以下的公司。上市公司应从吸引长期资金的角度注重提高评级。从融资成本的角度来看,ESG表现带来的融资成本的降低为其价值的增加提供了直观且定量的证据。毕马威研究显示,机构投资者、散户投资者和资产管理公司越来越多地将ESG指标纳入其投资决策中,使可持续发展表现良好的企业能够实现较低的投资成本。多个国家对A股公开交易的实证研究广告公司进一步支持了这一趋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周静表示,研究表明,企业ESG评级每提高一个标准差,其债务融资成本平均可下降约5.17%。与国有企业发行人相比,非国有企业发行人更容易通过践行ESG理念来降低债务融资成本。这一现象凸显了 ESG 绩效对融资成本影响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共同构建积极的生态系统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鉴于ESG评级提供的重塑机遇,企业、评级机构和监管机构必须共同努力,构建更健康、更透明的ESG生态系统,充分释放ESG价值的潜力。在企业层面,提高ESG披露的透明度和完整性,建立领先优势至关重要。n 重要问题。 “ESG评级对资本流动有直接影响,企业应关注国际可持续发展趋势,努力在重要问题上建立领先优势,比如力争在碳排放、绿色科技等方面走在行业前列。”开阳天下创始人英格非说道。郭培元表示,一些企业报告多是定性描述,缺乏定量数据和具体行动计划。他指出,ESG信息披露仍有改进的空间。对于上市公司,我们将继续改进我们将强调 ESG 报告的透明度和实质性,并将根据行业标准、监管要求和我们自身的独特情况,重点关注报告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加强与投资者的双向沟通​​也很重要。 “除了根据情况进行一一审查和改进之外“对于ESG评分结果,上市公司应加强与评级机构分析师的沟通,对一些新的企业做法进行动态反馈,并快速获取评级机构对这些做法的意见,确保双向、动态、及时的信息沟通。”鲁政委建议。对于评级机构而言,提高评级方法的透明度和稳定性是提高可信度的一个因素。“目前,国内多个ESG评级机构对同一家公司的评估结果存在较大差异。” “为了增加评级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建议机构公开评级指标和方法,借鉴国际标准。”应格非表示。此外,应格非表示,评级机构应主动公开其指标体系、权重设置和数据来源,为市场提供充分的预期和合理的解释。调整方法以减少由于方法突然变化而导致的评级波动。在监管层面,可以考虑协调和整合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以及评估和资格标准的国家和国际规则。 “有关部门应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监督管理,出台符合我国实际、结合行业特点的ESG披露指引,推动建立统一、公认的评级标准,提高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和评级方法的透明度,帮助优质企业获得更加客观、高质量的ESG评估。”刘涛建议。
(编辑:蔡青)

中国经济网指出:股市信息由合作媒体和机构提供。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它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采取相应行动,风险自担。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