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本刊通讯员 张云 11月初,大连海关大东口岸海关植物检疫专家王惠玲一行来到丹东盛业浆果专业合作社草莓园参观。走进果园,映入眼帘的是草莓苗正在飞速生长,鲜红的浆果从绿叶中探出头来。王慧玲和同事们从果园管理人员那里详细了解了今年草莓的出口计划,并向果农通报了最新的政策法规。从利用冻苗技术克服季节限制,到利用以水为燃料的热泵为草莓生长筑起坚固屏障,双向强化技术能力和精准关卡优质服务不仅提高了丹东草莓的生产品质,也为这一红色宝藏“走出国门”,从地方特产发展成为世界一流产品做出了贡献。 “今年我们新增了几个草莓冷库,安装水源热泵设备后,我们就不用担心明年夏天的高温影响草莓的生长,还能将出口计划提前一到两个月。”丹东深业浆果专业合作社社长马廷东说。优质品种全年供应。在丹东草莓的海外市场征程中,技术是克服发展障碍的核心力量。通过从改写生长周期到保护果实品质等一系列技术创新,我们实现了红艳、张集等优质草莓品种的常年新鲜,创造了为出口奠定了坚实的质量基础。以往,丹东市草莓生产主要集中在12月至次年6月。由于夏季高温、冬季低温的极端天气条件,市场常常出现半年空白。 2019年以来,当地农业技术办公室和合作社一直在研究冻苗技术,通过将草莓苗储存在高达-20摄氏度的环境中来打破休眠期。九月中旬或下旬播种可以在十月进行第一次合植,比传统播种提前两个月。 “冻苗技术不仅让我们占领了海外早市,每亩增产150公斤,出口供应更加稳定。”马廷栋指着棚内整齐排列的苗木托盘说,现在合作社80%的苗木都采用了这项技术,每年的苗木量都有所提高。痛了50万。智能种植设备不仅在产期上取得进步,也让草莓的生长“有规律”。在丹东市东港市常山市的现代化草莓产业园,每个温室都配备了物联网温湿度传感器、智能滴灌系统和二氧化碳发生器。当棚内温度超过28摄氏度时,天窗自动打开通风。当土壤湿度低于60%时,滴灌系统精准补水、供肥。通过调节二氧化碳浓度,草莓的光合效率提高了20%。 “以前浇水、施肥都是靠经验,现在只需要查看手机数据,控制设备即可。草莓的糖度稳定在12至14度,完全满足市场的品质要求。”“欧盟、东南亚等地。”现代草莓产业园工程师李阳一边展示智慧种植平台的追踪数据,一边自豪地说道。针对草莓易受病虫害的问题,丹东市还引进了育苗技术,通过组织培养的方式,在无菌环境下种植无病毒苗。种植无病毒苗,可以有效降低白粉病、灰霉病等病害的发生率。据东港草莓园数据显示,丹东市研究院检测,采用脱毒苗种植的草莓合格率达到99%,比普通苗高出15%,这也是东港市草莓能够在国外市场得到认可的重要前提,并有“中国草莓第一县”的美誉。科技不断加强。东港市依托500多家草莓专业合作社和100多家家庭农场,构建了从技术研发到种苗培育、标准种植的全链条科技支撑体系。借助科技,超过10万农民实现了稳定收入增长。开辟便捷的出口保鲜途径 2020年,刚刚从事植物检疫工作的王慧玲注意到,大多数农户对东港草莓的出口仍持观望态度。同年,出口量约为 17 吨。后备军。 “当时,东港草莓刚刚通过电商平台在国内市场销售,出口量很小,只出口到新加坡等少数国家。当时,果农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种植和照料上。”草莓并开发国内销售市场。 “他们对国外市场的检查指标、政策法规了解甚少,对国外市场的发展不信任。”王慧玲回忆道。为帮助草莓开拓国外市场,王惠灵和同事们首先了解了企业拟出口的国家和地区,然后逐一排查农药残留、病原菌、污染物限制等海外准入的各项重要指标,按国别编制清单,及时交给企业。同时,定期更新信息,确保信息准确性。渐渐地,这份清单被扩大并编成一本书,成为当地草莓出口的“秘密魔法书”。此外,王慧玲还化身为政策布道者、技术顾问,利用一切机会深入工厂指导。标准化苗木种植,定期监测土壤质量和生长用水,帮助企业完善质量控制体系。 “注重加强有害生物监测和防治,重点监测出口目的国家和地区的重点有害生物。” “在采收、包装等过程中,必须注意检查水果的基部,避免引入细菌和昆虫。”王慧玲向果农和企业详细讲解了国外最新检疫要求、检查中发现的潜在风险点以及果园核定登记工作的重点内容。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东港草莓逐渐出现在国际市场,糖果产业加速发展。 2021年,大东口岸海关监管出口鲜草莓1.0984吨,货值1429.93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532.2%和457.26%分别为美国年。我们已成功开拓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 2022年,东港草莓品牌将越来越有名,国内外订单不断到来,传统的监管流程将不再适应产业发展的“加速”。如何改善物流和通关时间,确保出口草莓的新鲜度是果农和海关当局面临的挑战。 “当时我要沿着乡村公路行驶近100公里,去检查等待出口的新鲜草莓。事实并非如此。为了省电,我加大了功率,但又担心时间太长,草莓会失去新鲜感。王慧玲表示,简化物流、通关是草莓出口的“救星”。看到果农的希望和担忧,王慧玲说:如何才能打开草莓出口的大门?草莓出口更便捷高效的通关路线?在王慧玲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开通了特色农产品出口“绿色通道”。 “云发行”让企业足不出户即可进行交易。凭借专门研发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我们将草莓的检测时间缩短至3.5小时,并通过“立即检测”、“预约检测”等服务措施,大幅缩短了产品的检测时间,当地果农采摘的草莓现在已经可以出现在超市货架上。“十四五”期间国外市场的物流运输和海关监管服务体系越来越完善,具备了良好的检测能力。获得了强大的“保存力”。新增东港草莓出口 2024年东港鲜食草莓出口量草莓产量达328.91吨,出口额较2020年分别增长18倍和17倍。东港草莓陆续开往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阿联酋、越南、沙特等地。向阿拉伯、白俄罗斯等市场出口草莓产品的国家和地区增至33个。今年以来,大东口岸海关不断努力促进贸易便利化,探索更好、更便捷的生鲜农产品出口监管模式,通过“采收、包装”监管、检验、运输改革,“新鲜香甜的草莓现在可以直接送达国外消费者的口味了”,王慧玲说:“我们把监管环节纳入公司生产、包装环节。”过程。”当工人们忙着整理、挂网、装箱时,王惠灵和同事们同时装货。进行检查检查水果的外观、病虫害状况,检查包装、标签是否与申报相符,是否符合输入国家或者地区的检疫要求。这种“无缝连接”让我们将总工作时间进一步减少了30%。借助技术改进和海关服务,世界浆果产业取得了成果。近五年来,新鲜草莓出口量从每年10多吨增加到近百吨,从传统的手工作业全面升级为智能分拣和电商直播。
每日更新